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资讯

​CSPON建设 | 以国土空间治理需求为导向是推进建设的基本路径

2024-03-14 17:25     来源:自然资源部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建设


党的二十大作出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战略部署。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明确要求建设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2023年和2024年全国自然资源工作会议持续作出部署,强调要“深入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建设试点,完善数字化治理政策机制和技术标准体系”。
2023年9月,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建设工作方案(2023—2027年)》,明确了建设目标、工作原则、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等,全力打造“可感知、能学习、善治理、自适应”的智慧国土空间规划,大力推进国土空间治理“数智化”转型,推动构建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和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2023年12月,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关于部署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建设试点的通知》,明确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和16个省份、29个城市、1个区县开展试点。
为探索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型治理机制,凝聚全社会力量,高质量推动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建设,特将原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设、城市体检进行时等专栏融合为CSPON(China Spatial Planning Observation Network)建设专栏,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智慧国土空间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两大版块的理论方法、国际经验、前沿趋势、技术路线、算法模型、实践经验等。欢迎相关领域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创新中心、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行业队伍、企业,各级自然资源部门及单位等积极投稿,单位或个人不限,我们将以成果质量为唯一标准,择优刊载(投稿邮箱:ghjdcyzt@163.com)
本期刊发以国土空间治理需求为导向是推进建设的基本路径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
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开展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监督、评估预警等全生命周期监测,为国家重大战略落地实施提供重要空间保障,也是保障其有效实施的必然要求。2023年9月5日,《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建设方案(2023-2027年)》正式印发,指导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CSPON)建设。2024年全国自然资源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要“深入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建设试点,完善数字化治理政策机制和技术标准体系”。

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现状和存在问题

目前,国家初步建立“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多地在规划实施监测方面也有一定探索,但仍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规划编制和实施监测涉及的基础数据呈现“多元化”“多模态”“海量化”特点,而数据获取和处理无法满足实时动态监测的应用需求,其效率和治理能力需进一步提高。二是规划“一张图”系统的规划实施监测能力较弱,数据循环模式未形成,智能化、智慧化水平有限。三是多部门协同工作机制不健全,需提升部门间业务交互能力保障规划实施监测。四是规划实施监测网络的构建探索还存在重技术、轻应用的情况,监测目的不明确、监测空间范围不确定,监测目标不聚集,场景需求和应用牵引需进一步明确。

基于应用场景的规划实施监测主要技术路线

CSPON建设以人民为中心,全面提升全域国土空间治理水平,因此需要覆盖“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具备自动化、数字化和智慧化特征,并进一步形成开放共享新生态,实现国土空间治理的可持续发展。因规划实施监测可应用面较为广泛,新技术的支撑和应用都必须要以业务需求为落脚点,以应用场景为驱动,才能真正落地实施。为有效解决以上问题,需以点带面、逐步扩展,立足和聚焦业务需求,围绕“严守资源安全底线、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维护资源资产权益”的工作定位,以目标和问题为导向,以应用场景为切入点开展CSPON建设工作。按照本地国土空间规划管理需求明确应用场景,开展包括夯实已有数据基础和提升监测能力,构建专业模型和算法智慧中枢,完善标准规范和协同制度等内容建设。(技术路线如图所示)

基于应用场景的规划实施监测技术流程图

围绕应用场景的建设方法探索

西部陆海新通道位于我国西部地区腹地,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同衔接长江经济带,在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广西国土空间规划提出了“推进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点保障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支持‘三主三辅’通道和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建设”的建设目标,充分落实国家对西部陆海战略的建设要求。因此,开展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监测对于确保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支撑广西国土空间规划战略研究、优化国土空间格局、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夯实基础,提升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基础能力。一是健全“天空地人网”一体化协同数据感知监测能力。以数据的快速、便捷、高效获取为出发点,通过广西无人机应急联动平台联通无人机、移动终端、测绘仪器等各类设备,多方式获取西部陆海新通道主通道和重要枢纽建设(如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建设和空间布局)、核心覆盖区和辐射延展带(如人口流动和贸易往来)的发展情况等相关监测数据。二是强化时空数据治理。整合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中自然资源数据、城市运行基础数据、城市运行流数据以及规划和审批管理数据等各类时空数据,并开展数据质检,形成适用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监测的多模态数字资源底座。三是健全从规划到落地的全链条业务数据赋码,通过空间单元统一赋码,动态链接不同时点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建设过程中规划、管制、审批等各业务流程,实现数据“一动皆动”。

着力创新,打造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智慧中枢。“可感知、能学习、善治理、自适应”是智慧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和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建设的目标。打造智慧中枢的核心是构建可动态管理的监测指标体系、规划专业模型和智能算法。针对西部陆海新通道应用场景,可构建区域协同、陆海统筹、绿色发展、底线管控等维度的指标体系,研发用地平衡监测、人口和交通流动监测、区域协同评估、产业发展评估、建设用地评估等模型作为专业模型。同时,要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作为支撑,建设可动态扩展的“功能超市”,提升业务协同、纵横互联、数据回流和开放共享能力。

强化保障,促进规划实施监测网络高效运行。一是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政策标准体系,从数据治理规范、指标模型标准、监测技术指南等方面促进规划实施监测规范化、制度化。二是进一步完善协同工作机制,实现在规划全生命周期管理过程中自然资源系统内部各业务处室工作协同,以及国家、省、市、县上下协同。此外,应以系统连通、离线交换等多种形式建立与其他政府部门业务协同,为规划实施监测网络高效运行提供保障。

结 语

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建设是以促进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作为一项系统建设工程,所涉及数据繁多、技术难度大、应用范围广,因此其建设要以实际应用场景作为切入点和落脚点,夯实数据底座和全面提升监测数据基础能力,打通从数据自动获取到智能监测的“任督二脉”;通过强化专业模型算法研发和信息化建设,促使国土空间管理迈向智能化;健全标准规范和完善多部门协同工作机制,为规划实施监测网络长期稳定运行保驾护航。

(作者:叶科峰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产品质量检验中心主任;韦博文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院工程师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编辑:谢贵红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