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及部委网站
- 市级自然资源部门网站
- 直属单位网站
- 其他相关网站
时至夏末,走进广西水牛科普文化园,步道整洁,绿荫环绕,迎面出现的水牛雕塑雄浑威武,水牛图腾、春牛舞等文化图腾,展现了传统农耕文化的古老魅力。
这座以“水牛文化”为特色的园区位于广西水牛研究所办公楼旁。作为全国最大的良种水牛繁育基地,广西水牛研究所占地广阔,其所在的南宁市兴宁区三塘片区内还坐落着多家农业科研单位。随着该片区城镇化开发的加速,这片以种养殖为主的国有土地该如何处置?
为扎实推进土地收储工作开展,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创新土地收储模式,有效盘活土地资源,统筹做好自治区本级国有土地开发建设工作。在致力保障城市建设用地、助推城市提质更新的同时,持续加大土地收储力度,强化资源管理,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筹措建设资金,助力农业科研单位科学规划建设、扩大生产规模,走出了一条多方共赢的新路径。
盘活土地资源,打造生态田园新区
汽车沿着蜿蜒的小路开进低丘山地,穿过岭上的松树林,远处环境清幽的广西畜牧研究所马场里,几十头体型小巧的矮马正在草场上撒欢奔跑。
“收储前,农业科研单位的用地除办公及住宅,多为研究自用或出租,主要用于养殖猪、牛、羊及种植象草等经济作物。”广西土地储备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广西水牛研究所的种畜场位于贵南高铁附近,几座红砖墙体、红瓦盖顶的水牛养殖棚低矮陈旧,棚子下的水牛就是研究所的镇所之宝。几十年来,广西水牛研究所的专家在这座基地里,培育出被称为“中国一宝、广西一绝”的水奶牛优良品种,并催生了特色水奶牛产业。目前,广西年产水牛鲜奶3万吨,总产值151亿元。
近年来,广西土地储备中心不断加强自治区本级国有土地收储盘活力度,以规划引领开展收储工作,通过收储盘活低效用地等途径,陆续收储了包括马场和种畜场在内的国有土地1.1万亩,收储模式为自治区出资收储,广西土地储备中心负责协调推进项目规划、报批、收储征拆补偿和移交南宁市组织供地等。
为加快推进水牛种畜场的搬迁重建工作,广西土地储备中心主动作为,帮助水牛研究所争取建设经费,支持该所做好预留土地的规划建设工作,为早日完成自治区人民政府土地收储任务提供助力。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要求,南宁市三塘片区将建成以和谐生态居住、时尚旅游休闲、高端新兴产业、现代商贸服务等功能为主的现代都市和生态田园新区,远景规划建设成为城市东部复合副中心的重要功能区。
保留优质绿地,助推生态城市建设
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植物科普与园林花卉研究中心占地472亩,风景优美,岭上森林极具特色,有咖啡、荔枝和芒果等几千个树种,岭下湖泊水光潋滟,湖边的水杉高大浓翠,庄重挺拔。
“这里不仅是一座优质的森林公园,也是我国热带、亚热带作物种质资源重要的保存基地之一。”广西土地储备中心计划信息科科长刘波介绍说。
据悉,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植物科普与园林花卉研究中心位于三塘开发区的黄金地段,在第一轮收储中已被选中,但2020年12月,广西土地储备中心把用地重新划转给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重新划转、预留用地和环境治理是广西土地储备中心在收储中支持建设生态城市的三种渠道。”刘波说。
在贵南高速铁路两侧,广西土地储备中心把已经收储的600亩国有土地,重新划转给广西畜牧研究所,作为牧草种植和研究基地,形成“铁路绿色廊道”,为绿城再增绿意。该中心还预留了4000亩土地,作为研究单位的办公、住宅及研究用地,经过多年规划建设,这些办公基地内树木环绕,绿意盎然。
为营造优美的生态环境,广西土地储备中心对收储的土地重新规划,共清理拆除了近900亩的畜禽场和农配房,将低效污染严重的粗放养殖栏舍搬迁安置,并要求尚未搬迁的牛场及马场等科研场所,安装高效污水净化系统,从源头治理收储地块,切实保护下游的那考河水源环境。
如今的那考河已改造建成美丽的湿地公园。夏日在河畔徜徉,清澈的河水缓缓流动,碧绿的水草轻柔摇曳,河岸上的美人蕉竞相绽放,形成一片绚丽的花海。
发挥机制优势,拓宽产业发展路径
“土地储备中心发挥了自治区本级土地收储机制优势,全力协调落实科研单位的产业发展用地,并利用收储补偿资金支持被征收单位转型升级。”广西土地储备中心副主任林文坤介绍说。
收储各农业科研单位的国有土地后,广西土地储备中心立即着手为有搬迁重建基地需求的水牛研究所和亚热带作物研究所选址,经会同相关部门多次研究后,将位于上思县西南部的广西农垦集团昌菱农场的1970亩土地划转给水牛研究所。
“解决选址问题后,广西土地储备中心又报请自治区政府解决项目资金问题,由自治区财政厅调整自治区本级土地储备项目收储资金1.66亿元,用于国际合作水牛繁育研究基地项目实施,解决基地建设的资金问题。”广西土地储备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2024年3月,广西水牛研究所上思县国际合作水牛繁育研究基地项目开工建设。该项目占地1970亩,总投资约3.5亿元,建设存栏2000头的水牛种畜场,配套1500亩牧草种植灌溉系统。
“基地将实现数字化现代化管理。”广西水牛研究所副所长文信旺介绍说,该基地拥有独立的养殖区、育种区、研发区、饲料生产区、粪污处理区等区域,将有效推进水奶牛养殖的快速发展。
据了解,水牛鲜奶的市场需求量大,饲养成本低,被誉为“绿色朝阳产业”。当地政府已把水奶牛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按“研究所﹢养殖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进行规划。
如今,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的试验种植基地已初步选址,即将开展重建工作;广西畜牧研究所整体并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有效拓展发展空间,拓宽技术转化渠道……国有土地收储,给农业科研单位带来了新的发展良机。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