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资讯

中国自然资源报 | 北部湾,海上“两山”现新景

2025-01-08 16:55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近年来,广西持续开展海洋生态监测工作,积极打造海洋生态修复样板,在北部湾畔绘就一幅壮美海图,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广西海洋生态监测多项指标位居全国前列,北部湾海洋生态质量持续保持优良,总体综合指标持续领跑全国。广西将海洋生态优势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为全国、全世界提供了陆海统筹、人海和谐的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广西经验”。

监测预警三大转变

深秋季节,广西北海市,无人机在漫无边际的红树林上飞翔,应用“正射影像+高光谱技术”监测红树林的生态。

应用无人机正射影像技术,快速、高精度地勘测红树林的实际面积和群落类型分布;应用无人机高光谱技术,探索激光雷达技术测绘红树林密度、株高、胸径等详细特征数据。无人机技术在海洋生态监测领域的应用和创新,改变了技术人员手持卫星定位设备实地勘测的传统工作方式。

近期,许多先进的监测设备和技术在广西的海洋生态监测预警工作中也将得到广泛应用。在海底的珊瑚礁中,原位在线观测设备实时监测珊瑚礁的生长状况、水质参数等关键指标,为珊瑚礁的保护和恢复提供科学依据;海岸上,碳通量塔设备结合高精度的传感器和气象观测仪器,实时测量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风速、风向等参数,计算温室气体的通量。

5年来,广西年均投入135万元,针对重点区域、前沿领域和关键问题,按“前瞻布局、以点带面、逐步推广,遵循科学性、连续性和数据质量可控性”的原则布设监测站位。2024年,广西海洋生态监测站位增加到286个,新增布设浮标、岸基站、水下视频监控、温室气体观测站等在线观测设备200余套。

随着广西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体系的不断完善,广西陆海统筹的海岸带生态系统调查监测及海洋生态服务价值评估体系已经形成,该体系覆盖广西全海域,内容囊括水文、气象、地形、地貌、水质、生物等,涵盖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盐沼、河口等9类典型海洋生态系统。

海洋预警监测是了解广西海洋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状况、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广西海洋生态产品价值水平等的重要手段。

目前,广西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体系呈现三大转变。

一是从传统人工监测向多技术手段融合的模式转变。传统的海洋生态监测单纯依靠样方调查、实验分析等耗时、耗力的人工监测手段,近年来逐步采用卫星遥感、无人机、水下机器人等高科技工具辅助监测,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海洋生态数据,极大提高了监测效率。其中,卫星遥感技术实时监测海洋表面的温度、盐度、叶绿素含量等关键指标,可快速发现海洋生态的异常变化;水下机器人深入海底,详细探测海底地形、生物群落、沉积物等状况。

二是从生态状况监测到生态预警监测的重点转变。广西海洋生态监测从记录和分析海洋环境状况的传统方式,转向主动性和前瞻性地管理,对海洋环境和生态状况的实时监控和早期预警,强化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时效性和全面性,有效预防和减轻海洋生态灾害,有力支撑海洋生态预警监测要实现“三清楚”目标,即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分布格局掌握清楚、对典型生态系统的现状与演变趋势掌握清楚、对重大生态问题和风险掌握清楚。

三是从定期监测方式逐步发展为在线监测。常规的海洋生态监测任务保持固定监测频次,以满足对生态系统的年度对比分析。当前广西正推进建设海洋观测立体网络,将逐步利用各类传感器和监测设备,拓展监测范围和研究方向,实现对环境、生态等关键参数的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这大大提高了数据获取的效率,便于及时掌握目标对象的变化趋势和异常情况。

截至2024年10月,广西累计上报生态监测数据4.1万条,探明山口、北仑河口保护区红树林碳储量共47.8万吨,铁山港和珍珠湾海草床碳储量共5971.1吨,摸清了广西蓝碳(即海洋碳汇)家底。这些监测成果将赋予广西向海经济快速发展新动能。

陆海统筹构建蓝色海湾

曾经的北海市冯家江流域,虾塘养殖面积133.33公顷,养猪场24个,每天从冯家江沿线的363个排污口排出污水4.5万吨,流域红树林受到严重威胁,湿地植被和水生生物遭受侵害,生物多样性下降,生态形势严峻。

2018年11月,广西投入24.8亿元全面治理冯家江流域,改造冯家江驳岸44.354千米,结合自然地形破埂连通,把坑塘建成景观水塘及鸟类栖息岛,改造水产养殖塘54.463公顷,清退养殖污染区133公顷,保育与恢复红树林8.305公顷。

在流域铺设了3万米截污管线,清除淤泥,截流的污水经污水处理厂两次处理,再由植被过滤带和湿塘系统多次过滤和深度净化,达到地表准Ⅳ类水标准后再排到冯家江上游,形成活水循环的生态补水模式,确保清水进入北部湾海域。

从2019至2023年,广西共投入35.45亿元,陆海统筹推进入海河口、海滩、红树林、珊瑚礁和海岛的生态修复,持续强化海洋生态原真性和系统性保护修复,保护和建设美丽北部湾,构建人海和谐的海洋生态文明。

北海涠洲岛聚焦珊瑚礁、防风林和岸线修复,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海岸防护能力等实施海岛生态修复。

防城港市针对西湾海岸带、山新村海岸带、尾金滩海岸带存在的海岸侵蚀严重、海堤防护弱、水交换能力减弱、沙滩破碎、生态功能退化等问题,提升防城港海岸带整体生态功能和减灾能力。

钦州市拆除养殖围堤,改造红树林自然恢复次生林,恢复红树林宜林地,保护鸟类栖息地,净化海湾水质。

5年间,北部湾沿海三市实施了7个“蓝色海湾”项目、2个海岸带项目,共整治岸线177.45千米,修复滨海湿地2274.87公顷,其中修复红树林1370.79公顷,修复珊瑚礁30公顷。

在探索海洋生态保护修复中,广西着眼海洋生态系统类型和特点,依托陆域社会风貌和民族特色,因地制宜实施系列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总结了海洋生态修复的“广西经验”,在全国乃至全球推广。

防城港市西湾红沙环海堤生态化建设项目集防灾减灾、生态防护和文化休闲三大功能于一体,构建“红树林—海堤—植被防护”生态分层模式,入选全球八大海岸带生态减灾协同增效国际案例。

北海市冯家江流域生态修复项目陆海统筹河流—河口—海湾滨海湿地整体修复,协调推进污染治理、再生水利用、岸滩整治和红树林修复,多措并举构建海岸带保护治理新格局,入选中国特色生态修复十大典型案例,在2021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上进行经验交流。

高颜值海湾呈现高价值

“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打造了高产值的北部湾,呈现“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美丽海湾景象。

如今的冯家江流域成为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冯家江两岸,红树点缀青翠,水中睡莲和狐尾藻等植被景观令人心旷神怡。红树林沿着海岸线不断蔓延,无边的翠绿让人沉醉。生态修复后的广西北海银滩入选国家级美丽海湾优秀案例,是广西首次、唯一入选案例。生态修复后的涠洲岛也入选全国首批“和美海岛”。

广西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海洋生态系统健康发展,服务功能不断增强,生物多样性显现。北部湾近岸海域发现中华白海豚种群数量超过300头,涠洲岛布氏鲸识别数量超过60头。生态修复后的冯家江流域共有红树植物19种,大型底栖动物207种,鸟类234种,对生态环境要求极高的中国鲎、绿海龟等濒危物种多次被发现。生态修复后的钦州湾,新记录到北红尾鸲、远东山雀、树鹨、青脚鹬、红脚鹬等鸟类在修复区域内觅食停歇。

北海涠洲岛海域的布氏鲸 陈默 摄

海洋生态保护修复不仅实现了生态修复与防灾减灾的协同增效,也实现了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与海洋生态修复协同发展,北部湾优质的海洋生态优势迅速转化为发展优势。

钦州湾经修复后不仅成为“蓝色海湾”,也变成了“金色海湾”。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国际贸易、大数据产业、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及新材料新装备制造产业等多家央企和国企入驻,钦州港金鼓江片区的土地价值持续上升。红树林种苗试验基地每年直接产生经济价值千万元。钦州市首个 EOD融资贷款4.8亿元已获批,拉动了区域经济的增长。2023年,钦州市的“蓝色海湾”工程项目入选广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

红树林生态价值实现多样化。2023年9月,广西首宗蓝碳交易在广西(中国—东盟)蓝碳交易服务平台挂牌成交,交易转让500吨碳汇,开创了以市场机制实现海洋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成功案例,为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进行了有益尝试。

海洋生态旅游业迅猛发展。以北海市为例,修复后的冯家江、北海银滩景区和涠洲岛游人如织,2024年上半年共接待游客724.31万人次,同比增长31.58%。

2023年底,《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获批,其中的海洋篇勾画了广西海洋生态空间新蓝图。下一步,广西将以规划引领,开拓创新思路,扎实推进广西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坚决筑牢南方生态安全屏障,以优质生态环境助推广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