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及部委网站
- 市级自然资源部门网站
- 直属单位网站
- 其他相关网站
金秋十月,稻谷飘香。眼下正值晚稻收割时节,桂林市全州县2000多亩耕地提质改造项目区的水稻喜获丰收,金黄的稻穗在微风中摇曳,仿佛大地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
全州县绍水镇霖源村耕地提质改造项目区晚稻喜获丰收。唐柏林 摄
日前,笔者来到绍水镇霖源村耕地提质改造项目区水稻种植现场,呈现在眼前是连片金黄的稻田,金灿灿的稻谷颗粒饱满,沉甸甸的稻穗随风摇曳,空气中弥漫着阵阵稻香。收割机正在稻田里来回穿梭作业,割稻、粉碎稻秆、装车等一道道工序快速完成,金黄饱满的稻粒倒入粮车里。这是该村耕地提质改造项目实施后迎来的第一个丰收年。
据绍水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这片耕地是20世纪70年代开垦的,由于水利设施薄弱、土壤贫瘠肥力差,加上田地间道路不通畅,生产成本大、收益低,村民耕种积极性不高。实施耕地提质改造后,低产的旱田、旱地变成土地平整、集中连片、排灌便捷的优质水田,极大改善了生产条件。
收割机在收割水稻。郑和军 摄
“眼前这片水田有150多亩,是2023年12月竣工验收的耕地提质改造项目,今年首次种植水稻,抽样测试平均亩产800斤左右。大概经过两年的适应与优化后,就能恢复至每亩约1000斤的常态产量。”霖源村耕地提质改造项目区土地承包负责人唐喜华告诉笔者。
机器在卸谷。唐柏林 摄
近年来,全州县通过“平台公司+政府”“社会资本+政府”两种合作开发模式,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积极实施耕地提质改造项目。截至目前,全县已完成耕地提质改造项目实施2020.5亩。鉴于农村劳动力不足等实际情况,当地将耕地提质改造项目区土地流转给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统一播种、统一防治病虫害、统一销售,确保了耕地的可持续耕种。
农业科技人员在田间巡查指导管护工作。郑和军 摄
通过实施耕地提质改造,全州县不仅“整”活了土地,“改”出了美景,还缓解了保护耕地和占补平衡压力,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新“稻”路。
编辑:周复宏 审核:李欣松 黄尚宁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