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及部委网站
- 市级自然资源部门网站
- 直属单位网站
- 其他相关网站
近年来,北海市持续推进国土空间规划工作探索创新,将规划引领贯穿于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全过程,为产业园区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通过创新推行标准改革、混合用途、联动服务、预告登记、定制盘活5项用地优化机制,探索出园区节约集约高效用地新模式,经验案例入选2024年广西改革攻坚十佳成果。在2025年广西自然资源工作会议上,北海市作了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经验交流发言。
建设中的广投北海绿色生态铝一期项目、广投北海发电厂二期扩建工程。北海市城建档案馆供图
北海市以广西沿边临港产业园区(北海片区)、中国 — 东盟产业合作区(北海片区)落户为契机,强化规划引领。一方面全力争取空间保障,为沿边临港产业园区(北海片区)划定约70平方公里范围,确保土地 “能用、好用”。另一方面合理安排产业高质量发展空间,将绿色化工、电子信息、光伏玻璃、高端造纸、新材料、新能源等六大工业产业集群在园区详细规划中集中布局,实现产业项目精细化管控和引导,确保重大项目尽快落地。
抢抓机遇,突破规划“卡脖子”难题
面对原“三区三线”未充分预留发展空间可能导致项目“落地难”问题,北海市抢抓自然资源政策红利,在广西率先开展城镇开发边界调整工作,并纳入自治区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系统。调整后,为园区调入新增建设用地136.65公顷,保障4个自治区重大项目及“双百双新”项目用地。
为助力重大项目落地,北海市研究出台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调整暂行规定,规范编制与审批流程。通过精简内容、优化程序,详细规划编制耗时从6至8个月缩短至2个月左右。2023年以来,已完成 8个园区用地单元的控制性规划编制,保障多个百亿级项目建成投产或开工建设。提前介入广投生态铝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全方位提供规划服务,助力项目抢占市场先机。
提质改造完成后的北海火车站全貌。北海市城建档案馆供图
作为自治区首批混合产业用地改革试点城市之一,北海市大胆先行先试,科学制定实施方案,充分发挥临海临港优势,积极响应国家打造沿海渔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重点工程的部署,率先探索“仓储+工业+船用加油站”模式。2024年11月,北海市首宗混合产业用地——侨港渔业服务综合体项目用地成功出让,有力推动了临海临港产业联动发展。
编辑:谢贵红 审核:李欣松 黄尚宁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