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声音

让人民住上“好房子” 南宁市强化技术引导提升城市居住品质

2025-02-27 09:55     来源:本网     作者:唐荟珺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近日,南宁市住建局、自然资源局联合印发《南宁市好房子技术导则》,按照南宁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空间结构,从提升住宅功能、质量、体验出发,在住房的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等方面提出建设标准,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推进“好房子”建设,力争实现让人民群众住上“好房子”的目标,推动房地产业和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导则》结合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的好城区、好社区、好小区、好房子 “四好建设”系列标准,结合南宁市地域气候特点和本土居住习惯,在和美住区建设、健康宜居住宅以及智能化设计与建造等方面提出指引,通过引导建设“好房子”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提升城市居住品质。

根据《导则》要求,好房子住区除配建必需的物业服务用房、社区用房外,鼓励设置图书房、游泳池、健身房、快递送达设施等服务空间。同时,结合绿地、景观小品等设计健身步道、全龄活动场地,以及老人、儿童专用活动场地,并对活动场地配套设施标准、遮阴设施比例、风环境舒适度提出要求。引入住区智能化管理服务,要求住区设置安全防范管理系统,包括智能安全监控系统、主要活动区域求助报警装置、无接触通行功能设施、电梯智能管理等;设置住区环境在线监测设置,如小气象站、噪声在线监测设施等,营造良好环境,确保全龄段乐享便利生活。

《导则》要求住区通过合理布局组团空间和集中绿地,营造疏密有致的空间形态;采用有利于采光、通风的布局形式,营造宜人的交往尺度。如在私密性设计方面,住宅楼栋之间主要居室直视距离不宜小于18米,不同住户对视距离不宜小于4米。在住区动线设计方面,要求合理打造住区出入口、住区大堂、组团大堂、单元门庭、候梯厅、地下车库等多层级公共空间体系,提升住户归家流线的仪式感、安全感、体验感。在建筑形象上,应形成高低、大小变化,塑造丰富的城市轮廓线;住宅下部及住区公共服务配套建筑应采用石材、陶板、金属板、真石漆等富有质感的高品质材质,提高建筑立面品质感。

《导则》还对住宅公共空间与户内空间设计提出了详细的标准要求,明确新建住宅层高不应低于3米,设有户内中央空调、集中新风或地暖系统的,层高不应低于3.15米;套内建筑面积大于140平方米的户型,宜设不小于3平方米的独立入户玄关,并预留智能家居中控安装点位;起居室使用面积与套型建筑面积相匹配,面积宜大于30平方米。鼓励户内公共功能空间一体化设计,实现多功能、开放式空间布局;鼓励结合南宁市气候特点创新户型设计,优化户内空中花园设计;鼓励户内空间进行适老宜幼设计,通过设置居家照护服务功能空间及配套设施等,提升居家便利度。


编辑:谢贵红 审核:李欣松 黄尚宁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