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及部委网站
- 市级自然资源部门网站
- 直属单位网站
- 其他相关网站
日前,笔者走进来宾市忻城县欧洞乡欧洞村冲额屯,只见一幅充满希望的田园画卷徐徐展开:曾经被桉树覆盖的土地,如今已变身为规整的耕地,新栽种的甘蔗吐出嫩绿的新芽,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展示着蓬勃的生命力。这是忻城县大力推进耕地恢复、守护粮食安全生命线的有力见证。
忻城县欧洞乡欧洞村冲额屯500多亩耕地重获生机
近年来,忻城县坚决落实耕地保护政策,全力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2024年共完成耕地恢复约4万亩,耕地保有量完成率达100.76%,为粮食生产和糖料蔗种植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耕地恢复工作中,该县各级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农民参与耕地保护行动。据欧洞乡乡长韦兰涛介绍,通过精准摸排,全乡确定了9000多亩可恢复耕地,并为每一块土地“量身定制”复耕方案。经过土地平整和土壤改良,昔日的桉树林变成了适宜耕种的良田。
同时,将耕地恢复与糖厂的甘蔗种植惠农政策紧密结合,激发农民参与耕地保护的积极性。通过政策引导和技术支持,越来越多的农民自发投入到甘蔗种植行动中,既恢复了耕地,又促进了甘蔗产业发展,实现耕地保护与产业发展“双赢”。
此外,积极推进土地集中流转,将恢复后的耕地流转给种植公司、农业合作社或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实现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目前,流转后的耕地主要用于甘蔗、玉米、木薯等农作物种植,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了新动力。
为确保耕地恢复成果长效稳固,忻城县坚决以“长牙齿”的硬措施,全面推进耕地“非粮化”“非农化”排查整改,构建起长效监管的“防护网”。充分发挥“田长制”作用,加强日常巡查监管,常态化深入田间地头宣传耕地保护政策,使耕地保护理念深入人心。
编辑:周复宏 审核:李欣松 黄尚宁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