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声音

河池成功预警处置8起滑坡地质灾害

2025-06-24 16:40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     作者:颜祖鹏 李知龙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6月19日以来,河池市遭遇持续强降雨袭击,多个县(区)出现地质灾害险情,全市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Ⅱ级(橙色)预警。得益于覆盖全市关键地质灾害隐患点的自动化监测预警系统和各地完善的应急响应机制,截至6月23日,该市先后成功避险8起滑坡地质灾害,紧急转移安置群众44户155人,未造成人员伤亡,彰显了科技防灾的强大力量与基层治理能力的提升。

精准预警是避险的关键。近年来,河池市积极构建“调查评价、监测预警、防范避让、技术支撑”四大防治体系,尤为关键的是科技赋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一张由412处监测站点和2899台(套)倾角计、裂缝计、GNSS位移监测仪等“电子哨兵”编织成的全天候、高精度监测感知网络,如同“千里眼”和“顺风耳”时刻紧盯山体毫米级的位移变化。这些设备采集的数据实时传输至河池市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平台融合高精度地质模型与精准气象预报,运用北斗定位等先进技术进行智能化风险研判,并根据预设阈值自动发出蓝、黄、橙、红四级预警。预警信息通过现场广播、预警短信、值班平台告警等多渠道同步推送,确保信息直达风险区“最后一米”。

6月20日凌晨5点49分,东兰县大同乡民和村板娄屯滑坡隐患点自动监测设备监测到山体位移变化,实时触发黄色预警,现场广播系统立刻发出警报。9户45名村民闻声而动,迅速撤离至安全区域。21分钟后,约3000立方米的滑坡体倾泻而下,摧毁两间房屋的后窗。6月19日至23日,巴马瑶族自治县、天峨县、南丹县等地也先后成功预警多起地质灾害。

高效响应是避险的核心。河池市建立起规范的四级预警响应机制,明确在不同等级下的巡查密度、物资准备、人员预转移和强制撤离等措施。预警触发后,值班人员第一时间通知当地监测员现场核实险情,并根据核实结果果断启动应急预案。响应机制与覆盖市、县、乡、村、组、点的六级群测群防体系,以及万余名监测员、网格员的“人防”力量紧密协同,实现“技防+人防”的无缝衔接与高效联动。由于“预警—核实—响应—撤离”链条顺畅运转,预警发出后,各级各部门能够及时有效处置险情。

编辑:潘丽娜 审核:李欣松 黄尚宁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