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及部委网站
- 市级自然资源部门网站
- 直属单位网站
- 其他相关网站
近年来,防城港市上思县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耕地提质改造(旱改水)项目建设,累计完成16个旱改水项目,新增水田3800多亩、年增粮食产能74万多公斤,为全市各类建设项目用地占用耕地提供了占补平衡指标保障,让昔日低效旱地蜕变为高产稳产良田,带动当地群众收入显著提升。
上思县叫安镇那荡村耕地提质改造(旱改水)项目是典型代表。该项目周边水资源丰富,原有旱地集中连片,总投入约1364万元,实施面积511亩,于2022年7月开工建设,2024年8月实现竣工验收,建成了“水、田、路、沟、渠”一体化的农业生产体系。昔日“靠天收”的旱地,如今田块平整连片,生产路四通八达,灌溉沟渠布局合理,彻底解决了灌溉和排涝难题。


图为那荡村耕地提质改造(旱改水)项目现场。张茵茵 摄
项目竣工验收后,当地引入优质农业种植公司参与项目水稻种植与管护,在项目区内共流转水田380亩分区域种植,其中种植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品种250亩,种植水稻高产栽培示范品种130亩。“旱改水项目改造后的水田很适合种植水稻,项目区内田块面积大块且平整,生产路便于耕种和运输,渠道和排水沟提供充沛的灌溉用水源和排涝。项目运行起来方便、顺畅。”广西桂穗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农艺师吕桂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当地村民也真切感受到了这一项目带来的显著效益,耕地的租金和项目区工作所得是一笔稳定的收入,大大增加了村民总体收入。“我们还跟着专家学到了很多水稻种植的科学管理养护技术,这对以后我们种田非常有用。”村民黄英任高兴地说。
眼下秋收在即,虽受今年2次台风影响,项目区仍实现良好收益:杂交水稻种子亩产约75公斤,按50元/公斤的市场价格计算,可收入约94万元;高产示范品种亩产达500公斤,按4元/公斤市场价格计算,可收入约26万元。项目预计实现种植收入120万元,扣除成本后利润约32万元。
目前,上思县16个旱改水项目均已种植早稻或晚稻,平均亩产约400公斤。昔日旱地变身“粮仓”,既筑牢了国家粮食安全根基,也为水稻种业发展注入新动能,更让群众在田畴间收获了“稳稳的幸福”。
编辑:谢贵红 审核:周复宏 黄尚宁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