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声音

“规划解码”绘新村

2025-11-05 16:30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     作者:潘丽娜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秋日的广西百色市田东县乡间,处处涌动着发展的活力:新房在各村错落有致,道路修缮工程有序推进,田间的芒果、香蕉、西红柿长势喜人——无论是平马镇四平村、祥周镇模范村,还是思林镇真良村,它们与许多正在发展的乡村并无二致,但行走其中,却能领略到一份不同的鲜活。

若与村民拉拉家常、和村干部攀谈几句,便会发现这份“不同”的关键:一幅幅曾经可能挂在墙上、锁在柜子里的村庄规划,正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村民日常生活,变成他们“看得见、用得上、得实惠”的寻常光景。村庄规划,这张由村、镇、县共同绘就的“新蓝图”,正在田东的大地上缓缓铺开,勾勒出一幅和美乡村的“新画卷”。

田东县平马镇四平村新面貌。王亚 摄

从“天书”到“尺子”的蜕变

“以前想盖房子,光是找人来测量就要花一笔钱,手续该怎么办、房子该怎么建才符合规定,心里都没底。”四平村村民黄炳仲站在自家新建的房子前,回忆起过去的困境。如今,田东县推行的免费测绘服务和优化后的乡村建设规划许可流程,让他省心又省钱:“一次就省下八百块,关键是心里有底了。”

这场变革的背后,是田东县在广西自然资源厅指导下推动的“村庄规划+规划许可”联动机制发挥的作用。“我们把规划中关于宅基地布局、建筑风貌、基础设施配套等专业要求,转化为村民建房和村庄建设的管理依据。”该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李莎莎介绍说。据悉,目前田东县已完成116个“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规划逐步成为乡村建设管理的工具。

为了让规划从“天书”变成“人话”,田东县下了不少“笨功夫”。工作人员将专业的规划文本,制作成通俗易懂的“村规小视频”和图文并茂的宣传手册,引导各村庄将其中的关键要求纳入村规民约。“开村民大会的时候我们就放视频,发手册,一条条讲清楚,哪里是永久基本农田不能动,宅基地标准是多少,新房要怎么盖才好看,让村民们了解得清楚明白。”四平村支书黄海武表示,现在村民们聊起村庄规划,不再觉得是看不懂的“天书”,而是他们手里一把“管用的尺子”。

工作人员深入百姓家中讲解建房规定

从“旁观”到“参与”的共建

在模范村新建的文体活动广场上,村支书陆彩香道出广场的由来:“建在哪里,篮球场要不要升级,都是开了好几次‘村民议事会’才定下来的。”村民提出在广场边加装健身器材的建议,在规划调整时也被采纳了。这种“开门编规划”的方式,在田东县已成为常态。在四平村,村民提出“在村内增加一个大型广场、购物超市、综合楼”“在右江沿岸增加滨水公园”等意见,都被采纳并落实到具体图斑。

“当村民发现自己说的话有人听、建议能被采纳,他们就从规划的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田东县自然资源局规划股股长罗俊感慨地说。据悉,2024年以来,模范村共召开村民议事会21次,累计收集村民建议58条,采纳率达到80%。受访村民对村庄规划知晓率达100%,对规划实施效果满意度超过98%。

模范村召开村庄规划座谈交流会

“路好走了,晚上亮堂了,房前屋后干净了,吃完饭大家有个地方散步聊天,这就是最大的变化。”在村口大树下乘凉的模范村村民苏顺东笑呵呵地说。这些看似细微的改变,背后都有规划的支撑。村庄规划实施后,村屯道路变得平整又干净,路边新安装的太阳能路灯,照亮了晚归村民的脚步。规划里配置的公共服务设施也一一落地,村委会、幼儿园、文化站、体育场、卫生室等分布在村庄科学合理的位置,村民办事不用多跑路,孩子上学近了,就连休闲锻炼也有了好去处,日子过得越来越便利。规划还重点弥补基础设施短板,引导村里建起了给水工程,推行“户分类、村收集、镇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这些点点滴滴的环境改善,汇聚起来,就是村民心目中“宜居”的模样。

田东县平马镇模范村新面貌

从“单一”到“多元”的突破

在四平村的番茄种植园里,一位正在务工的村民算了一笔账:“土地流转有一份收入,在园区干活又有一份工资,比以前只种地强多了。”这变化的背后,也是村庄规划引领的产业变革。四平村明确“以农业生产为主,休闲旅游为辅”的发展定位,引导该村建设优质番茄生产示范区、有机芒果种植区、民俗文化体验区等项目,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康养深度融合。

而在思林镇真良村,规划深入挖掘当地红色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探索“红色旅游+特色种植”发展路径。“现在来参观学习的人多了,不仅带动村集体收入,也带动了‘石头猪’养殖和农家乐发展。”一名村干部介绍道。

产业发展离不开高效服务支撑。“项目还没正式落地,服务专班就提前介入了,帮着看选址合不合适,并测算各种指标。”真良村火龙果种植基地产业带头人感慨,“这相当于给我们配了‘专属顾问’,节省了大量的办事时间。”

对村民们最关心的建房问题,田东县则大力简化审批程序,推行“一表申请、一窗受理”。“现在材料交到镇里的窗口就行,剩下的他们内部流转办理,我们等通知就好。”一位刚办完手续的建房户表示。目前,田东县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审批时限已由过去20个工作日压缩至10个工作日以内。县里还出台“豁免清单”,对小型设施、简易项目等24种情形免于办理规划许可。

四平村村民在种植西红柿。蒙福运摄

模范村香蕉种植获丰收

作为广西自然资源政策助力乡村振兴先行推进县,田东县通过“村庄规划+规划许可”机制创新,将图纸上的管控要求与村民的实际需求紧密衔接,将宏观政策转化为“一村一策”,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方法。这恰恰印证了村庄规划的核心要义—— 能否真正回应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是衡量规划好坏的关键。说起村庄规划带来的变化,四平村支书黄海武不禁感慨:“外出打工超过3年,回来的时候都不知道自己家在哪里了。”

编辑:潘丽娜 审核:周复宏 黄尚宁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