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自然资讯

巴马县:多措并举保耕地  落实责任守红线

2023-06-30 16:00     来源:本网     作者:李黄成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今年以来,巴马瑶族自治县紧盯目标任务,多举措守好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底线”,确保2023年耕地保有量任务不低于上级下达任务。

落实责任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建立县级田长督查督办制度,切实加强“非农化、非粮化”处置工作力度,确保完成违法用地图斑整改工作。对于严重破坏耕地的行为,以田长加检察长为契机,加强联合执法力度,切实严查到底。

严格耕地用途管制,落实进出平衡。对于在一般耕地上农业结构发生改变的,按照“谁组织谁负责、谁占用谁负责”的原则确定,由其负责补足同等数量、质量且可以长期稳定利用的耕地,无法落实的按照耕地开垦费标准缴纳相关费用,由政府部门代为实施。对大规模流转永久基本农田的工商社会资本进行重点监管备案,确保耕地至少一年种植一季粮食作物,对于已改变种植结构的永久基本农田要恢复耕种条件。

加大执法督察,加强处置力度。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零容忍”态度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压实压紧工作责任,及时有效制止处置,切实发挥“田长+”的协作机制,提升依法治理效率,落实耕地用途管制要求,遏制违规新增占用耕地,从重从严查处违法占用耕地问题。

深入开展宣传,提高保护耕地意识。充分利用全国“土地日”、世界地球日、防灾减灾日、环境保护日等宣传日,加强有关政策解读和宣传引导,发送宣传短信,强化全社会保护耕地意识。设立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和破坏耕地数量、质量、生态等违法违规行为监督举报电话,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形成全社会关心、参与和监督田长制的良好氛围。

加强经费保障,确保耕地保护有实效。落实耕地恢复、耕地进出平衡相关工作经费,建立耕地保护资金激励制度,保障耕地开垦、增减挂、旱改水等项目后期管护费用,确保田有人种,地有人管。


编辑:周复宏 审核:李欣松 陈世穆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