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庆新春•阅读时间 | 南宁的巷子

2025-02-03 08:50     来源:本网     作者:周复宏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前些日子我的一位省外朋友来南宁出差,办完事儿后想顺道在南宁城里玩玩,听完我如数家珍地介绍青秀山、南湖公园、各色夜市之后,连连摇头,只让我带她转转南宁的小巷子,这还是我遇上的头一遭。

其实说到南宁的巷子,平日里为了避开大马路上的拥堵,我也没少钻,不过来去匆匆,不曾过多留意,实在说不出什么门道。但朋友说了,就是随便看看,走一走,无所谓名气不名气的。我便放下心来,往街边租了两辆自行车,便在城中转悠开了。

南宁的小巷,有很多并不称为“巷”,而是叫“里”,含义似乎也无甚区别,所谓直为街道,曲为里巷,里巷的韵味,想来就是在那些弯绕里头。南宁的巷子虽比不得文化古都那些小巷和胡同里的别致风味,却倒也不失可爱。之前有不少讲南北方差异的段子,说到指路,据说北方人专指南北,而南方人喜说左右,这也未必,南宁的不少里巷却也是按照方向划分的,北一里,南二里,东一巷,西二巷,方向感似乎也是极精准的。

走了一趟,我也算是理解了朋友逛巷子的寓意了。小巷子拐入的,基本上都是邕城人的住家了,无甚商业气息,这显然更贴近这个城市里最真实的生活状态。即使巷口前就是车水马龙的繁华街道,而往里一转弯,生活气息便浓郁了起来,估计就是所谓的“贴地气”。那可不是吗?如今中国大部分城市的发展与建设大繁荣,不过也是大同小异了些,若要观城市景致,的确没有多大的新鲜,索性走走城市里最基本的生活场所,品读一番当地的人文,得来的见识岂不更是深刻。

说起来,南宁既为绿城,很多巷子里确实也不差景致,好一些巷子里头栽种了繁盛的花木,花木们不曾沾染上过多的人车气息,长得肆意而果断,藤枝蔓节的很是随性潇洒,非常有趣味。比如金州路附近南一里、南二里一带有羊蹄甲,东葛路附近葛塘巷内有繁盛的三角梅……小巷里头拐一拐,处处皆是景致,满目都洋溢着这座城市的风情。

我们的游逛恰逢花期,风乍起时,小巷花瓣飘飞;身处其中,心事已是柔软无比。南宁城里,更多的巷子是住家小区的外围,可以观赏到围墙爬探着的碧绿的藤蔓植物,还有出墙的花枝,东宝路边的翠园巷里就有一个小区围墙爬满了炮仗花藤,逢春节前后会开出满墙密密麻麻火红火红的花簇,帮忙省却了不少喜庆饰品装点的费用。不少老巷子里头的住家,街坊邻里很亲近的感觉,斑驳的老砖墙和石板路弯弯曲曲延伸着,安静宁谧,宛如隔世,很有些意思。

朋友说了,逛这些巷子,贵不在景。我有了这次体验,也深得其精髓。走在南宁的巷子里,少了外边的喧嚣,时光也仿佛缓慢了许多,更能让人感知到一个城市里最本质的东西——生活。这里,也许比那些口耳相传的景点,以及倾力打造的城市概念名片,更能体现出最深层次的南宁。在条条巷弄里,我能看见绿城的概念从围墙里探出一片繁盛,能够在僻静的角落中感叹于洁净理念的渗入,这些满布生活气息的小巷,是市民将邕城的灵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画布,描绘出来的色彩,朴实、斑斓又惊艳。

行至南宁的这些小巷中,或者能在巷子深处觅得一家经营数代的凉茶铺子,也能在某个转角边闻到家常的菜香;能看见提着篮子的老阿姆站在阶前亲热地与邻里交谈,也会看见下了学的孩童在巷中欢快地追逐打闹;大树脚下的石凳上老人在怡然地打牌,围墙边的窗里能听到悠扬的钢琴弹奏声;骑单车送外卖的小伙子们行色匆匆地穿过巷子,卖老面馒头和磨菜刀的老伙计们长长的吆喝在巷口的另一头悠悠传来……这种巷子氛围与城市商业化发展所带来的疏离与融合拿捏得恰到好处,用心体会,甚是奇妙,原来行走在繁华都市里的我们,并不是如想象中相隔的那么远,而是如此之近。

小巷里的人来来往往,他们走过这些巷子,步伐轻快而稳健,他们操着天南地北的口音,他们也许住在这里,也许不住在这里,但他们都在诠释着这些巷弄,或者说是这座城市生活的和乐安然。嗅一嗅这生活的本真,才感怀于邕城南宁胸怀的包容和开阔。这些巷子里,是广大的新老南宁人,是最本真的南宁生活,也是最原始的南宁情怀。

逛了南宁的巷子,友人说自己收获良多,而我又何尝不是。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