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及部委网站
- 市级自然资源部门网站
- 直属单位网站
- 其他相关网站
素有“有色金属之乡”美誉的广西,凭借丰富的矿产储备,扛起了保障国家资源安全的重任。国家36种战略性矿产中,广西有资源储量的达30种,其中有10种矿产保有资源储量位居全国前5位。
“十四五”时期,自治区自然资源厅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战略,以找矿体系建设为基石,以制度改革为动力,以创新合作为引擎,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一路高歌。
截至2025年6月底,在国家下达的10个战略性矿种找矿任务中,广西已提前全部完成。在今年4月召开的全国矿产资源管理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推进会上,广西作典型经验交流发言。
1 顶层统筹擘画八桂找矿“导航图”
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的大背景下,矿产资源作为工业发展的“粮食”和“血液”,战略价值愈发凸显。
近年来,国际矿产品市场波动剧烈,部分关键矿产供应面临“卡脖子”风险,保障国内矿产资源稳定供应,成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增强产业竞争力的关键之举。为此,作为矿产资源大省(区)的广西,义不容辞地参与到了国家新一轮找矿行动中。
顶层设计与多方协同联动,是广西找矿行动高效推进的关键密码。
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找矿工作,将其列为“一把手工程”,强调要牢记能源资源安全“国之大者”,要举全区之力全力保障国家资源需求。
自治区财政持续为找矿工作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确保找矿工作不断档、不停步。“十四五”期间,广西统筹中央、地方财政和社会资金超20亿元,用于开展地质找矿工作。
这一时期,全区广大地质工作者深入山区、丛林等复杂地形,以地质填图为笔,以物探、化探为墨,在八桂大地上勾勒出找矿的宏伟蓝图。
统计数字显示,全区累计圈定找矿远景区37处、找矿靶区89处,新发现矿产地48处。
在自然资源部大力支持下,2024年6月,中国地质调查局与广西携手编制《地质工作支撑服务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总体方案》,紧密围绕国家大型能源资源基地建设目标,“央—地—企”三方联合制定4个基地建设方案,开创了“多家合作、共同找矿”全新模式。
全区40余家地勘队伍和矿业企业积极响应,依据《广西地质勘查规划》,细化编制25个分矿种、分区域专项勘查方案,让找矿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实现了找矿行动的精准发力。这种协同合作的模式,不仅提高了找矿效率,也为广西在“十四五”期间优化产业布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奠定了坚实基础。
2 政策赋能激发资源勘探“强引擎”
思路决定出路。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全面优化矿产资源管理政策,为广西找矿行动注入了蓬勃活力。
出台矿业权出让收益起始价征收标准,修订矿业权出让收益市场基准价,实施收益按率征收政策,激发矿业权市场活力。
简化探矿权转采矿权程序,将原本繁琐复杂的审批流程大幅压缩,切实减少企业办事成本,提升企业的获得感和积极性。
多渠道拓展区块来源,打破常规,允许社会个人、矿业企业及地勘单位通过媒体渠道提供区块建议,并加大矿业权出让力度。
据统计,2024年,广西出让战略性矿产矿业权达38宗,出让数量位居全国前列,社会资金投入矿产勘查金额连续三年保持超30%的增长速度。
此外,广西还建立了“委托+招标”项目分配机制,对于财政出资勘查项目,优先委托找矿经验丰富、成效显著的国有地勘单位承担。
与此同时,广西积极开放市场,邀请中煤、中冶等驻桂地勘队伍参与竞争,形成良性竞争的市场环境,提升地勘队伍找矿积极性和找矿成功率。
这些制度创新举措,促进了广西吸引大量优质资源和投资,有力推动了广西“十四五”新一轮找矿大突破。目前,广西已提前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10个战略性矿种找矿任务,其中铝、锰、锡、锑、铟、稀土等矿种新增资源量大幅增长,进一步奠定了广西战略性矿产在全国的地位。
3 不断创新拓宽矿业发展“新蓝海”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在找矿工作中同样不可或缺。
广西充分发挥面向东盟开放合作“桥头堡”的独特区位优势,先后成功举办13届中国(广西)—东盟矿业合作大会。作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举办的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国际矿业盛会,也为广西搭建起国际矿业合作的广阔平台。
通过创新举办矿业大会,广西已累计签约184个项目,签约金额超680亿元,为广西矿业发展开辟了新的国际市场空间,有效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增强了自身在全球矿产资源市场中的竞争力。
在国内,广西率先开展了“锰矿低品位资源再评价”试点,创新采用“主管部门—地勘单位—矿山企业—技术专家”四方协作模式,新增锰矿资源量达到3个大型矿床规模,有效促进低品位资源的高效利用。
此外,围绕沉积型铝土矿、页岩气、钨、锡、锑等矿产,广西创新开展了一系列成矿理论和找矿技术方法研究,融水—金秀地区镍矿、防城港—合浦地区锆矿等国家紧缺战略性矿产勘查取得新突破;岑溪洋塘钨矿区探获厚大钨矿体;页岩气调查在桂中坳陷和右江坳陷等地区,共圈定8个远景区、9个有利区和2个勘查区;首次发现花岗岩型锂矿、晶质石墨矿等新矿种,为广西发展新型锂电池、石墨烯和缓解能源困局提供了新的线索和研究方向。
其中,桂西地区更是凭借创新的地质勘查理论和技术方法,在新层位探获新类型钨锡矿床。这一突破性成果进一步拓展了广西钨锡矿找矿空间,并成功入选中国地质调查局2024年度地质科技十大进展,成为全国找矿技术创新标杆。
在重点找矿项目中,广西创新推行“揭榜挂帅”机制,组建以老带新技术团队,采用“协同作战”方式攻克技术难题,逐步形成“技术研发—平台搭建—项目实施—人才培养”一体化发展体系,为找矿工作提供了持续的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
“今后我们将重点聚焦锰、铝、锆等全国找矿难度大的矿种,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和勘查投入力度。”自治区自然资源厅主要领导表示,将继续发挥“有色金属之乡”优势,科学统筹规划“十五五”找矿工作,在全国新一轮找矿行动中勇挑重担,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推动矿业高质量发展续写新篇章。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