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及部委网站
- 市级自然资源部门网站
- 直属单位网站
- 其他相关网站
“第一次亲手操作无人机模拟飞行,感觉特别酷!”河池市东兰县国清中学的学生说起无人机实操体验,难掩激动。首个全国科普月期间,广西地理信息测绘院联合广西测绘学会开展“地理信息科普八桂行”活动,将无人机测绘、实景三维等前沿科学技术带进山乡课堂,以“菜单式”服务破解科普资源下沉难题,为上万名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学子带来有温度、有触感的科普体验。
龙州县水口镇实验学校无人机模拟飞行现场。李云 摄
该院紧紧围绕“抗战胜利80周年”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双主题展开,结合不同地区的红色基因与民族特色,将红色文化、家国情怀与地理信息科普深度融合,实现“一县一策”精准配送。在边境与红色资源交织的龙州县,科普课堂围绕“规范使用地图,一点都不能错”展开,强化版图意识。而在红色县城东兰县,韦拔群等先烈事迹被融入国家版图科普教育之中,让学生在回望革命历史中厚植家国情怀。
大化七百弄实验学校“规范使用地图,一点都不能错”科普宣讲现场。李云 摄
专业设备与趣味IP的结合,让科普更有吸引力。在活动中,该院配备了无人机、激光扫描仪等专业仪器,卡通形象“桂小测”身着蓝色壮锦、带着测绘仪器元素,用童言童语拆解“地图比例尺”,搭配中国地图拼图、黄大年报国故事讲述等模块,让单向灌输变成双向互动。“‘桂小测’就像会说话的百科书,难懂的知识一下子就明白了!”崇左市龙州县的边境学子这样评价。
东兰县实验小学科普宣讲现场。李虹霏 摄
此外,“线下体验+线上传播”的融合布局,让科普效应突破时空限制,持续放大。线下,校园变身“临时科普馆”,学生亲手操作设备、参与互动,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科技魅力;线上,活动短视频、图文报道通过全国科普月平台、各科协及学会公众号等广泛推送,实现“一次活动、多次传播、持续发酵”。
编辑:谢贵红 审核:周复宏 黄尚宁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