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及部委网站
- 市级自然资源部门网站
- 直属单位网站
- 其他相关网站
10月28日至30日,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在海南省海口市举办2025年度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科技协同创新研讨会,南方石山地区生态保护修复科研工作站在会上作典型经验介绍。设立3年多来,工作站依托广西自然资源生态修复中心,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并将科研成果集成应用于国家及广西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有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落地。

10月28日至30日,2025年度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科技协同创新研讨会在海南省海口市举办。图为会议现场
南方石山地区生态保护修复科研工作站于2021年11月设立。围绕南方石山地区生态脆弱、修复难度大等核心问题,工作站重点聚焦金属污染生态修复技术、生态修复效益评估与生态补偿、生态保护修复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模式等三大领域开展科研攻关。依托广西自然资源生态修复中心,联合南方石山地区矿山地质环境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协同多家高校与科研机构,构建“1+N”协同创新机制,组建了一批创新团队,建成实验场地、试验基地与应用示范基地。通过联合攻关,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制定了多项规范与标准,并将科研成果集成应用于国家及广西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有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落地。展望“十五五”,工作站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省部合作,加强协同共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努力建设集生态修复技术研究、工程化应用示范和高层次人才培养于一体的高水平工程技术创新平台,为生态保护修复与绿色发展提供坚实科技支撑。
本次会议以“科技创新助力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事业发展”为主题,围绕科研工作站建设成果与先进经验、“十五五”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科技发展方向与目标、前沿学术成果等展开深入交流,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强调要致力于打造更强大的科技协同创新联盟,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模式,为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编辑:谢贵红 审核:周复宏 黄尚宁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