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14 18:00
来源:i自然全媒体
今年8月15日,是我国首个“生态日”,其设立标志着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也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数据显示,我国石漠化土地已实现由21世纪初的“持续扩展”到目前的“面积持续减少、程度持续减轻、生态状况稳步好转”的历史性转变。这背后,是石漠化地区自然资源部门持续数十年不断开展国土整治、盘活土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治理一方石山,“换”来一座金山。近年来,贵州、云南、广东、广西、四川等地自然资源部门在生态修复治理的同时,兼顾民生发展,探索出多种治山兴林与富民增收双赢的路子,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岩溶生态系统脆弱的本质,局部地区石漠化现象仍在扩展,治理工作仍任重道远。为此,各方专家从不同角度对未来的石漠化治理提出了建议。土壤土层贫瘠、基岩裸露,山坡怪石嶙峋、支离破碎……这是石漠化最直观的景象。土地石漠化会导致相关地区水土流失,旱涝灾害频发,下一场雨就涝,但雨一停,水立刻就跑到地下去了,马上转为干旱。因此,石漠化甚至被人们称为“土地癌症”。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一组卫星对比图让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新铺镇在网上“火”出了圈——2013年11月与2022年8月的照片展示了近十年间新铺镇金龙村天翻地覆的样貌。通过生态保护修复,该地区的石漠化程度由47.41%下降到10%以下。这也成为我国西南地区石漠化治理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经过一系列系统性治理,“我国石漠化扩展的趋势得到全面遏制,石漠化状况呈现出持续改善的良好态势。”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荒漠化防治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石漠化土地已实现由21世纪初的“持续扩展”到目前的“面积持续减少、程度持续减轻、生态状况稳步好转”的历史性转变。
提起石漠化,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当我们在领略千姿百态的喀斯特峰林和石林奇观,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时,殊不知石漠化却长期威胁着一些人的生产和生活。作为我国南方喀斯特地区特有的一种荒漠化生态现象,石漠化也被称作石质荒漠化。它是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岩溶极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受人为活动干扰,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坏,造成土壤严重被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是岩溶地区土地退化的极端形式。总结来说,石漠化地区就是“土瘦、水枯、山穷、林衰”。在我国,石漠化主要发生在南方石灰岩发达的岩溶地区,特别是西南地区。它以贵州省为中心,包括广西、广东、云南、四川、重庆、湖南、湖北的部分地区,往往被看作是区域的“灾害之源、贫困之因、落后之根”。其中,贵州、云南、广西等地的石漠化土地面积最大。
在广西石漠化较为严重地区,村民需要挑水满足日常生活所需石漠化会导致多种生态问题。比如,在峰丛洼地地区,石漠化会导致水土漏失,耕地和植物多样性破坏;在岩溶槽谷地区,石漠化会加剧水库水土流失和地质灾害隐患;在断陷盆地地区,石漠化会加剧水土漏失、地下河浑浊;在岩溶高原地区,石漠化会叠加矿山污染导致水源污染严重;在岩溶丘陵地区,矿山石漠化会导致水土流失和污染加剧。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规划发展部副处长王尧介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区石漠化差异显著。在断陷盆地区和岩溶峡谷区,草地石漠化占所在调查区石漠化总面积的比例都达40%以上;耕地石漠化主要集中在岩溶高原区、峰丛洼地区,其面积占所在调查区石漠化面积的24.47%~35.08%;灌丛地石漠化主要发生在峰林平原区,占比达40.63%。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地区一旦发生石漠化,首先面临的就是土壤的极度贫瘠。土地失去生产力,随之而来就是生态问题和贫困问题。石漠化的形成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学院教授熊康宁指出:“石漠化是在脆弱的喀斯特(岩溶)生态背景条件下,由于人类长期不合理的一些社会经济活动,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退化,最后地表呈现的像荒漠一样的景观。”我国南方喀斯特地区居住着大量的人口,它的资源环境具有脆弱性、敏感性、易伤性和自然更新能力小的特点。它的整个石漠化的演变就是毁林开荒、水土流失、岩石裸露三个阶段,最后形成一片荒凉的景观。石漠化地区的山路
“石漠化受土地坡度影响显著,集中分布的坡度为0°~15°。”王尧说,“随着坡度增加,石漠化的面积逐步减小,这表明在地形坡度相对平缓的地区,由人为活动导致的石漠化可能是主要因素。”王尧介绍,特殊的地质因素是石漠化发生的先天条件。首先,形成石漠化的地区大多为纯碳酸盐岩区,岩溶特征十分发育,成土物质先天不足,土壤资源短缺,岩石裸露。其次,石漠化地区具有“地表—地下”双层结构,水土较易通过落水洞漏失到地下,既造成土壤侵蚀,又形成地表岩溶干旱,使植物难以生长。最后,石漠化地区立地条件差,使得岩溶地区生态系统脆弱,易遭受破坏。据统计,发生石漠化的岩性主要以纯灰岩为主,占总面积的34.17%,其中在峰丛洼地、峰林平原石漠化治理区,由灰岩岩性引起的石漠化面积占比分别达55.06%和53.06%。石窝里种的玉米
此外,造成石漠化的人为因素中,直接因素有乱砍滥伐、无序垦荒、过度放牧等。间接因素有人口密度大、人地矛盾突出、生产方式落后等。具体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一是陡坡开垦。岩溶地区耕地资源匮乏,为解决温饱问题,长期以来,当地居民在石旮旯里耕种,广种薄收,造成土地生产力逐年下降,水土流失严重,最终形成石漠化。二是过度樵采。20世纪高强度、集中连片的森林过度采伐使岩溶区的森林面积大幅减少,使得植物群落迅速退化,土壤流失加快,石漠化加剧。三是过度放牧。由于牲畜大幅增加,加之以放养为主,造成过度放牧,不仅毁坏林草植被,增加地表粗糙度,而且使土壤易被冲蚀,导致石漠化。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由于缺乏有效监管,散养牲畜对林草植被造成较为严重破坏。四是不合理开发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些地区对植被保护的重要性和生态重建的难度认识不足,没有处理好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任意开采挖掘,破坏林草植被,造成新的水土流失。此外,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废气,丢弃的废物也危害林草生长,加速碳酸盐岩溶蚀速率,加剧石漠化过程。2022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显示,2022年治理沙化石漠化土地184.73万公顷。但是,因岩溶生态系统脆弱,局部石漠化土地仍在拓展,因此石漠化治理仍任重道远。石漠化治理涉及的问题复杂、时间跨度大,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治理。有关专家建议,深入开展全国石漠化调查监测与评价。石漠化治理前
石漠化治理后
首先,要建立并完善岩溶石漠化遥感大数据平台,精细识别石漠化改善区、恶化区,分析石漠化退化、恢复过程,并评估石漠化区的生态功能。其次,要划定重点石漠化区生态功能单元分区,优化水土植物资源配置和国土空间生态格局,同时编制石漠化治理区划方案和重点岩溶流域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方案,为石漠化治理提供相关对策。再次,要围绕石漠化治理的共性难题,加大科研攻关力度,创新石漠化综合治理系列关键技术与实用模式,支撑服务岩溶地区乡村振兴。“石漠化治理应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观念。”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处副处长杨韬认为。石漠化地区特殊且复杂的岩溶地质环境决定了其治理难度大,治理必须因地制宜,以岩溶流域为单元,根据各岩溶流域单元的特点,注重自然地理格局的完整性、生态系统的关联性和区域之间的系统协同性。要从政策规划、体制机制、资金项目等各方面对生态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逐步形成横向协同、纵向统一、条块结合的石漠化综合治理格局,这样才能使其具有显著效果和长期效益。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蔡运龙认为,仅从自然和科技的角度认识和实施生态环境治理是治标不治本,需要认识生态环境问题的社会经济本质。因此,治理石漠化还应强化生态修复目标的综合性。要坚持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之路,促进岩溶区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杨韬说:“岩溶地区不仅生态恶化,而且大都属于欠发达地区,因此仅治理生态环境不能达到目的,还要解决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生态修复中心副总工程师黄玉莉表示,治理石漠化不是单一层面的技术问题,而是纵向从国家到地方、横向从立法到帮扶的综合治理。她建议,应从科学干预、制度设计、政策工具选择等方面发力,开展石漠化治理。各地要立足本地实际,科学调整产业结构,创新技术,探索治理模式,巩固治理成果,形成完善的石漠化治理体系。面对石漠化造成的危害,我国经历了从自发、零星的治理,到以政府为主导进行的规模化治理的过程。通过一系列举措,我国石漠化地区治理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专家认为,人地矛盾是石漠化综合治理的最大难题。如何巧妙地找到平衡点,缓解人与自然对土地的“拉锯”至关重要。针对不同的地形地貌特征,石漠化地区因地制宜,创新出许多各具特色的治理模式。不仅要让荒山变“绿”,还要点“石”成金,让“靠山吃山”的人们摆脱贫困。广东省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一带,漫山石头裸露、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缺乏肥力,是典型的石漠化土地,世居于此的瑶族群众只能苦苦地在“石头缝里讨生活”,出现了“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情况。经过持续20多年的治理修复,这片区域逐渐恢复了群峰矗立、植被丰茂的面貌,石漠化土地面积减少20%、潜在石漠化土地面积减少10%。生态好了,守着青山的瑶族群众由此吃上“生态饭”。在治理石漠化的同时,连南县向石头山“掘金”,因地制宜发展培育生态经济作物、发展相关产业,使石漠化地区由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型。此外,连南县还依托石漠化地区“生态+旅游”战略的有效实施,引导当地发展生态果园、农家乐、民宿等实现增收致富。四川省古蔺县箭竹乡团结村龙埃洞项目区于2011年启动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工程,采用“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的治理模式,实施人工种草,以草固土,用草养牛,有效治理石漠化面积4000亩。同时,将养牛产生的污粪集中处理后生产沼气供群众使用,并把沼液输送到草地,还田肥地,变废为宝,减少了群众对林地的依赖。项目区通过水土治理、种植优质牧草、发展生态畜牧,形成“草—畜—沼”的生态循环模式。此外,项目区还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推进产业化经营,有效带动项目区及周边区域群众发展肉牛养殖。目前,专业合作社已实现销售收入1150万元,利润322万元,社员户均增收8300元。石漠化治理后,农户腰包鼓了,人与自然相处更加和谐。四川省古蔺县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工程区,当地村民种植优质牧草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山区面积在90%以上,石漠化问题一度较为严重。该县探索出山顶戴帽子、山腰系带子、山脚搭台子、平地铺毯子、入户建池子、村庄移位子的“六子登科”石漠化综合治理方式,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经过30余年的绿化,全县人工造林及退耕还林30万亩,封山育林23万亩,林地面积达151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4.83%,治理岩溶面积423.32平方公里、石漠化面积247.06平方公里。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市果化镇龙何屯及周边山地曾是桂西南石漠化问题最严重的区域之一,石漠化面积占土地面积的70%。从2001年开始,平果市以果化镇龙何屯为中心开展石漠化生态修复技术研发和产业示范。经过20余年的系统研究和实践,果化示范区形成了以火龙果种植为主的特色生态产业,建立了以表层岩溶水开发为龙头的立体生态农业模式。自实施综合治理以来,果化示范区植被覆盖率增加了60%,土壤侵蚀速率下降了80%,水资源利用率增长了5倍,土地利用率提高了60%。同时,“果化模式”还带动西南地区治理石漠化2万平方公里,其相关技术在西南各省300多个县40万平方公里岩溶区辐射推广,取得了较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市典型岩溶峰丛洼地石漠化治理成效
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21年,全国石漠化土地面积为722.32万公顷,占岩溶面积的14.92%。与上个调查周期相比,5年间石漠化土地净减少333.08万公顷,年均减少66.62万公顷,年均缩减率为7.72%。我国已实现了自2005年以来,连续3个调查期石漠化土地面积持续缩减,且缩减幅度提高。面积缩减的同时,石漠化程度也持续减轻。如今,在许多石漠化地区,裸露的石山重新披上“绿衣”,真正实现了好山好水好收成。而这一个个在嶙峋石漠上创造的绿色奇迹,也印证了一个道理: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