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访谈 > 领导访谈

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自治区自然资源厅主要负责人谈第32个全国土地日

2022-06-24 17:15     来源:广西日报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食为政首,粮安天下。6月25日,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奋进新征程、斗志昂扬建功新时代之际,我们将迎来第32个全国土地日。这是一个为保护土地而专门设立的纪念日。


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为严格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压实各级党委和政府保护耕地的责任,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2021年9月,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行耕地保护田长制的实施意见》,成为全国从省级层面全面推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和网格化监管的“第一梯队”。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建军表示,全区自然资源系统切实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田长制工作的一系列部署要求,以开展全国土地日宣传活动为契机,围绕“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主题,深入宣传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基本国策,凝聚社会共识,形成良好氛围,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桂林市临桂区会仙镇同助村委沐宦头村的秀美田园。罗晓南/摄

1 牢守红线 连续22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自然资源系统立足“两统一”职责,强化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牢牢守住了耕地保护和资源利用的红线底线。十年来,广西永久基本农田动态监管始终走在全国前列,累计完成补充耕地7.96万公顷,连续22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2021年,广西在全国率先开展并基本完成耕地后备资源潜力调查,为系统谋划耕地占补平衡提供了基础支撑。

我区自然资源系统在耕地占补平衡方面想了很多办法,也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开展耕地占补平衡三年攻坚行动,广西2021年实现新增耕地入库1.24万公顷,“旱改水”承诺兑现率达到100%,实现“旧账清零”。同时,强化全区补充耕地指标调剂和交易,落实997宗建设项目用地耕地占补,指标调剂经验做法获全国推广;将补充耕地指标购买费用计列项目投资成本,我区长期存在的耕地占补瓶颈得到有效解决。

在节约集约用地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自然资源系统先后2次开展盘活存量土地三年行动,累计盘活存量土地20.3万公顷;累计创建19个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率处于全国前列。2021年,全区共盘活存量土地2.29万公顷,超额完成了建设用地“增存挂钩”任务,柳州市工业项目“标准地”改革、贺州市“三个一批”盘活存量土地工作法等经验做法获自治区党委深改委推广。

在规划管控方面,我区强化规划引领,持续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格局,先后高质量编制实施了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以及土地整治规划、砂石资源开发专项规划,建立了覆盖全区、上下衔接统一的国土资源规划数据库,实现了“一张图”管理。按照中央“多规合一”改革部署,扎实有序推动全区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全区“四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初步形成,多次得到自然资源部肯定并作为经验推广。

此外,我区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优化生态、农业和城镇三类空间总体格局。经过调整优化,广西生态保护红线的聚集度、完整性和生态功能大幅提升,生态保护红线与开发建设之间的矛盾冲突得到了妥善处理。


2 认清形势 加快推进粮田守护攻坚行动

在回顾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工作成效的同时,陈建军分析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区耕地保护工作面临的形势。他表示,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地缘政治、大国博弈、局部战争让世界安全面临严峻挑战,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等问题再一次摆到了世人面前,愈发凸显了耕地保护的极端重要性。对耕地保护这个“国之大者”,全区每一位自然资源管理者一定要心中有数,积极主动参与到粮田守护攻坚行动中来,共同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全力守护好“八桂粮仓”。

“从第三次国土调查结果来看,广西耕地保护形势不容乐观,守住长期可以稳定利用的粮田任务十分艰巨。”陈建军介绍,从“三调”数据来看,我区2009—2019年间耕地面积减少了112.29万公顷,减少比例高达25.3%,耕地“非农化”“非粮化”趋势明显。对此,我区在自治区、市、县、乡镇、村建立了五级田长制度,建立了自治区负总责、市县负主责、乡镇具体负责、行政村负责落地的责任机制。“全区自然资源系统只有压实责任,通过开展耕地保护系列专项行动,才能守住耕地保护红线,维护粮食安全。”陈建军表示。


3 持续发力 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保护耕地

“有土斯有人,万物土中生。”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耕地保护工作,陈建军表示,全区自然资源系统一定要强化对标对表,坚决扛起耕地保护的政治责任,为端好“中国饭碗”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是构建立体监测网,确保问题“早发现”。要持续推进基于高光谱遥感影像的地物识别监测,确保快速发现耕地变化图斑。要充分发挥我区自主研发全国首创的无人机应急测绘联动服务平台,实现1小时无人机到场、2小时数据回传优于0.2米的无人机影像,确保准确监测耕地变化图斑。要依托互联网开发“田长巡”手机App,动员各级田长和网格员在日常巡查中发现问题并及时上报,确保对耕地全天候实时监测。要建立耕地变化状况动态分析预警机制,研判变化趋势,及时通报监测结果,督促各地加强耕地保护。

二是全面推行田长制,确保问题“早制止”。要持续开展耕地保护系列专项行动,强化农田管护,以行政村为耕地保护网格单元,实行村级全覆盖的耕地保护网格化监管,确保一发现破坏耕地问题就马上制止。要探索建立“田长+检察长”工作机制,同公、检、法加强行政执法与司法工作衔接,构建配合密切、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耕地管理保护新模式,形成护耕保粮的强大工作合力。要严格耕地用途管制,严格非农建设占用耕地,严格管控耕地转为园地、林地、草地等其他农用地,切实组织落实好耕地“进出平衡”。

三是建立快速反应机制,确保问题“早查处”。要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控、后果严惩,采取“自治区+地方”上下联动的核查举证模式,主动发现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并及时反馈给地方依法依规逐一查处。要持续推进各类重大专项整治工作,切实巩固农村乱占耕地建房、违建别墅、“大棚房”“高尔夫球场”等专项整治成果,坚决防止死灰复燃。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建立健全土地执法联动协作机制,严厉打击、严厉查处改变耕地性质和用途的违法违规行为。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